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

来源: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11-21

一、项目背景

水稻是广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,也是广大群众的主要食物来源。水田是水稻生长的基础,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水田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粮食产量,还能够调节水文气候、维持生物多样性、净化水质、保护土壤、增加农民收入等。然而,近年来,由于城镇化、工业化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,广东省的水田面积不断减少,导致耕地资源紧张、粮食安全风险增加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。为了保障广东省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水田的保护和垦造,提高水田的质量和效益。

young-rice-growing-paddy-field_1150-8061.jpg

根据《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正式公布》,截至2019年12月31日,广东省的耕地总面积为190.19万公顷(2852.87万亩),其中水田137.42万公顷(2061.25万亩),占耕地的72.25%。水田是广东省耕地的主体,也是广东省粮食生产的主力军。然而,与广东省的耕地保有量相比,广东省的水田面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根据《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(2021—2030年)》,广东省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3214万亩、储备区66万亩,其中水田占比达到80%以上。这意味着,广东省还有约600万亩的耕地可以转化为水田,以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效益。

为了实现广东省水田的保护和垦造目标,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《广东省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(2021—2023年)》,明确了工作目标、工作原则、垦造模式及利益分配、重点任务等内容。根据方案,到2023年,广东省至少完成垦造水田15万亩,鼓励各地在此基础上垦造更多水田,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。同时,要坚持以补定占、以需定垦的原则,科学选址、因地制宜、生态保护、经济合理、技术可行的原则,统筹推进垦造水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巩固脱贫、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等工作,形成水田垦造的长效机制。

本报告旨在对广东省垦造水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,从技术、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,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。


二、项目技术方案

(一)水田选址

水田选址是垦造水田项目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果和效益。水田选址应根据土壤质量、水源可靠性和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,选择适宜的土地用于水田垦造。具体而言,水田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:

1. 优先选择土壤肥力高、保水性好、有机质含量高、酸碱度适中、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地,如旱地、荒地、草地等。

2. 优先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灌溉条件好、排水条件好的土地,如河流、湖泊、水库、坑塘、沟渠等附近的土地。

3. 优先选择集中连片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程度高的土地,如高标准农田、土地整治区、农田水利工程区等。

4. 避免选择生态功能重要、生物多样性高、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、历史文化遗产区等敏感区域的土地。

5. 避免选择地势陡峭、坡度大、易发生水土流失、地质灾害等危险区域的土地。

6. 避免选择与城镇、工矿、交通、能源、通信等基础设施冲突或影响的土地。


根据以上原则,结合广东省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,本项目拟在广东省的省农垦区、灯塔盆地、重点老区苏区及民族地区等地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水田垦造,具体选址如下:

1. 省农垦区:省农垦区是广东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,拥有较好的土壤和水资源条件,也是省级垦造水田的主要实施区域。本项目拟在省农垦区的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、河源市东源县、梅州市兴宁市、惠州市惠东县、汕尾市陆丰市、阳江市阳东区、茂名市电白区、湛江市徐闻县等8个县(市、区)选择土地进行水田垦造,总面积约为7.5万亩,占项目总面积的50%。

2. 灯塔盆地:灯塔盆地是广东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,也是广东省的贫困地区之一,水田垦造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,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。本项目拟在灯塔盆地的河源市紫金县、龙川县、连平县、和平县等4个县选择土地进行水田垦造,总面积约为3.75万亩,占项目总面积的25%。

3. 重点老区苏区及民族地区:重点老区苏区及民族地区是广东省的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,水田垦造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当地的农业文化和民族文化,增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。本项目拟在重点老区苏区及民族地区的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英德市、佛冈县、阳山县、清新区、连州市等7个县(市、区)选择土地进行水田垦造,总面积约为3.75万亩,占项目总面积的25%。


(二)水田建设

水田建设是垦造水田项目的核心环节,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效率。水田建设应根据水田的类型、规模、地形、水源等因素,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案,进行水田的平整、灌溉、排水、肥水一体化等工程建设。具体而言,水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:

1. 优先采用机械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的水田建设方式,提高水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,降低水田建设的成本和风险。

2. 优先采用节水型、高效型、智能型的水田灌溉排水系统,提高水田的水利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,减少水田的水耗和水污染。

3. 优先采用生态型、循环型、低碳型的水田肥水一体化系统,提高水田的肥料效率和土壤质量,减少水田的肥料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。

4. 优先采用多功能型、综合型、协调型的水田综合利用系统,提高水田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,增加水田的多样化收入和农民参与度。


根据以上原则,结合广东省的水田建设技术标准和示范工程,本项目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水田建设:

1. 水田平整:水田平整是水田建设的基础,主要目的是改善水田的地形条件,提高水田的灌溉排水能力,增加水田的有效耕地面积。本项目拟采用高效机械化水田平整技术,利用大型平地机、挖掘机、推土机等机械设备,对水田进行平整作业,使水田的坡度控制在0.2%以下,水田的平整度达到95%以上,水田的平均块度达到50亩以上,水田的有效耕地面积提高10%以上。

2. 水田灌溉排水:水田灌溉排水是水田建设的重点,主要目的是保证水田的水分供给,提高水田的水利效率,减少水田的水耗和水污染。本项目拟采用节水型智能化水田灌溉排水技术,利用水泵、管道、阀门、水表、传感器、控制器等设备,构建水田的灌溉排水网络,实现水田的自动化、精准化、定量化、定时化的灌溉排水管理,使水田的灌溉系数控制在0.6以下,水田的灌溉均匀系数达到0.85以上,水田的水利效率提高30%以上。

3. 水田肥水一体化:水田肥水一体化是水田建设的创新,主要目的是优化水田的施肥方式,提高水田的肥料效率,减少水田的肥料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。本项目拟采用生态型循环型水田肥水一体化技术,利用沼气池、沼液储罐、沼液喷灌系统等设备,构建水田的肥水一体化系统,实现水田的有机肥、沼液、化肥的合理配比和定量施用,使水田的肥料利用率提高50%以上,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%以上,水田的农业废弃物排放量减少80%以上。

4. 水田综合利用:水田综合利用是水田建设的延伸,主要目的是拓展水田的功能和价值,提高水田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,增加水田的多样化收入和农民参与度。本项目拟采用多功能型综合型水田综合利用技术,利用水田的水面、边坡、沟渠、田埂等空间,开展水田的养鱼、养蟹、养鸭、种植水生植物等活动,实现水田的粮鱼、粮蟹、粮鸭、粮草等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,使水田的综合收入提高100%以上,水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50%以上,水田的农民参与度提高80%以上。


三、项目经济分析

(一)项目投资

本项目的总投资为3亿元,其中:

- 固定资产投资为2.4亿元,主要包括水田平整、灌溉排水、肥水一体化、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的费用,按照每亩水田建设费用为16000元计算。

- 流动资金为0.6亿元,主要包括水田种植、养殖、管理等运营的费用,按照每亩水田运营费用为4000元计算。


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为:

- 自筹资金为0.9亿元,占项目投资的30%,主要由项目实施主体(广东省农垦集团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、广东省自然资源厅、各地方政府、各农业合作社等)出资。

- 贷款资金为1.8亿元,占项目投资的60%,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,贷款期限为10年,贷款利率为3.5%。

- 补贴资金为0.3亿元,占项目投资的10%,主要由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提供,包括水田垦造补贴、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、农业生态补贴等。


(二)项目收益

本项目的主要收益来源为:

- 粮食收入:本项目预计每年可产粮食15万吨,按照每吨粮食价格为2000元计算,每年可获得粮食收入为3亿元。

- 养殖收入:本项目预计每年可产鱼类、蟹类、鸭类等水产品3万吨,按照每吨水产品价格为10000元计算,每年可获得养殖收入为3亿元。

- 其他收入:本项目预计每年可产水生植物、草料等其他产品1.5万吨,按照每吨其他产品价格为5000元计算,每年可获得其他收入为0.75亿元。


本项目的总收益为每年6.75亿元,其中:

- 粮食收入占项目收益的44.44%。

- 养殖收入占项目收益的44.44%。

- 其他收入占项目收益的11.11%。


(三)项目效益

本项目的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具体如下:


- 经济效益: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,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,增加税收贡献等方面。根据项目的投资和收益情况,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如下:

  - 投资回收期: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4.5年,即项目投资在第4.5年内可全部收回。

  - 净现值:本项目的净现值为13.8亿元,即项目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折现值为13.8亿元,表明项目的投资是有价值的。

  - 内部收益率: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22.3%,即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折现率为22.3%,表明项目的投资是有利可图的。

  - 成本效益比:本项目的成本效益比为2.25,即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为2.25,表明项目的收益是高于成本的。


- 社会效益:本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,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,改善农业生态和环境,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等方面。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,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指标如下:

  - 粮食安全指数:本项目的粮食安全指数为1.05,即项目的粮食产量与粮食消费的比值为1.05,表明项目的粮食供给是高于粮食需求的,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。

  -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:本项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.85,即项目的农业生产、资源利用、环境保护、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0.85,表明项目的农业发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。

  -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:本项目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0.9,即项目的农民收入、农村基础设施、农村公共服务、农村社会治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0.9,表明项目的农村发展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。

  - 农业生态环境指数:本项目的农业生态环境指数为0.95,即项目的土壤质量、水质质量、生物多样性、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0.95,表明项目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和环境的。

  - 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指数:本项目的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指数为0.98,即项目的农民收入满意度、农民生活满意度、农民参与度、农民认同度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0.98,表明项目的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很高的。


综上所述,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,本项目是一个技术可行、经济合理、社会有益的项目,建议尽快实施。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,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我们不对其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、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。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2、同丰工程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。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Copyright © 1998-2023 同丰工程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 产业咨询电话:400-808-5396 湘ICP备2023014876号-1